编按:台积电破天荒宣布将在市场买回1387张股票,官方指出原因是为「维护股东权益」。股利配发、股票回购,都是企业把盈余回馈给股东的一种方式。不同在于:前者是把盈余分配给所有股东,后者则是只分给部分股东。(本文摘自《金融教授教你从财报3表找出会赚钱的公司》一书,作者为西山茂,以下为摘文。)

为何企业买回自家股票也算回报股东?

股利配发也好,股票回购也罢,都是企业把盈余回馈给股东的一种方式。

其中股利配发,原则上是依照所有股东所持有的股数,将盈余平均分配给每一股。

至于股票回购,则是如字面上所说的买回股票,原则上是把过去累积下来的盈余,拿来购买自家的股票。股票回购(买回库藏股)只需把钱(盈余)付给卖出股票的股东,也就是用钱把股东手上的股票买回去。换句话说,

股利配发与股票回购的不同在于:
前者是把盈余分配给所有股东,
后者则是只分给部分股东。

不过,如果企业把所有股东都看成一样,那分给谁并没有差别,只是分配的方式不一样。因此作为企业分配盈余给股东的手段、回报股东的方式,会有股利配发与股票回购两种选项。

那么,站在投资人的立场,又是怎么看股利配发与股票回购的呢?

投资人怎么看股利配发与股票回购

一般来说,想要定期有现金收入的散户投资人,会比较希望公司配发股利,但是专业投资人或想要长期投资的人,则会希望公司进行股票回购。

*注:本书提到的股利都是现金股利,也就是股息。不像台湾有些企业股利分股票股利和现金股利,国外的企业(包括日本)只配发现金股利。

为什么会这样呢?理由如下。如果配发股利,代表每收到一次股利就得缴纳一笔税金,可能还得卖掉部分存股来缴税。但股票回购就不一样了,只要不卖出股票,就算股价上涨了,也不会被课到税金,而且还可以将这没换成现金的获利再投入,将来有可能得到更多的利润。

不仅如此,就算将来把股票卖了,针对这资本利得(卖股的获利)所课的税,也是很久以后才会发生,如果把利息或风险考量进去,怎么算都比因股利所得所缴的税便宜很多。

巴菲特选择「股票回购」的理由

事实上,举世闻名的投资家,波克夏.海瑟威控股公司的华伦.巴菲特就曾说过:

比起股利配发,他更喜欢股票回购做为回报股东的方式。

真的,波克夏.海瑟威控股公司从1967年以后,就再也没有发过现金给股东了。

不过,关于这一点,有另一派持相反意见。他们认为,想要维持股价,必须持续配发股利,换句话说,配发股利是为了给经营者压力。

相对的,买回自家股票就比较机动性了,公司可以自己决定什么时候买、多少价位买,对经营者而言,压力没那么大。因此,从节制经营者的角度来说,配发股利的比重高一点会比较好。

企业决定配发多少股利的标準?

股利配发,要配发到什么程度?关于这点,不会只做单方面的考量。大多数企业都会根据好几个标準来决定要配发多少股利。这里我们就来看几个代表性的指标吧!

盈余分配率

首先是盈余分配率。它代表的是股息与盈余的关係,指公司从盈余中拿出多少来配息的比例。具体的算法如下:

图/盈余分配率。取自本书

盈余分配率为30%∼ 40%,乃日本大企业的平均配息水準,相较于欧美大企业平均都有40%∼ 50%,是有点低。实际上,确实有公司根据盈余分配率来制定股利政策,像小松製作所、京瓷(KYOCERA)、本田技研工业等都是。

小松製作所2019 年3 月发表的股利政策为:「盈余分配率将落在30%∼ 50%之间,且不会减少股利的配发。」京瓷同年度的股利政策则为:

「盈余分配率将依照往年水準,维持在40%上下。」至于本田技研工业的股利政策则是:「盈余分配率不会低于30%。」

股东整体回报率

第二个指标是股东整体回报率。这里的整体回报为股东持有股票期间的资本利得(股价价差)加上分配到的现金股息,也就是股票回购金额与股利配发金额的总和,对本期合併净利的比率。具体算法如下:

图/股东整体回报率。取自本书。

股东整体回报率,因为是股利配发加上股票回购,所以会有比盈余分配率略高的倾向。再者,作为回报股东方式之一的股票回购(购买自家股票,实施库藏股)必须得在一定时间内执行完毕,因此,若要以它作为股利政策的参考,应该要分期採计才是。

事实上, 根据股东整体报酬率来设定股利政策的企业有亚瑟士(Aasics)、JR 东日本等。

亚瑟士根据2018 年12 月期的财报:净资产比率为54.7%,拥有实质上无负债的健全财务体质,制定了如下的股利政策:「从2017 年到2020年的四个年度,股东整体回报率不会低于50%,同时将视股价水準、市场环境,机动性地买回自家的股票。」

JR东日本亦有稳定的业绩当靠山,2019年3月期制定的股利政策为:「中长期将以盈余分配率30%(股东整体回报率为40%)为目标,稳定地增加股利的配发。」

现金殖利率DOE

第三项指标为DOE(Dividend On Equity Ratio)。它衡量的是相较于投资企业的钱:Equity(股本,又称自有资本或凈资产),股东能拿回多少Dividend(现金股利),乃根据配息去计算股东的投资报酬率,台湾通常把它叫做现金殖利率。具体的算法如下:

图/现金殖利率DOE。取自本书。

这个DOE可以像下面这样,把它拆解成盈余分配率乘以ROE的方程式。

DOE同时呈现了盈余分配率与ROE(股东权益报酬率),是以近来成为备受重视的综合性指标。按照日本企业的平均表现:盈余分配率为30%∼ 40%,ROE 为10%来看的话,日本股市的平均值利率大概是3%∼ 4%的水準。

图/DOE延伸。取自本书。

根据DOE 来制定股利政策的有大金、欧姆龙(Omron)等企业。

大金主要从事冷、暖气机的製造与销售,业绩的发展一直很不错,2019 年3 月期的财报,发表的股利政策为:「关于股东权益的部分,本公司将就合併净资产盈余分配率、合併盈余分配率、合併业绩、资金需求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评估,稳定地发放股利以回报各位股东。」这里面提到好几个指标,其中合併净资产盈余分配率就是DOE(现金殖利率)。

再看欧姆龙,同样在2019 年3 月期的财报,它发表了如下的股利政策:「关于每年的股利,本公司将以合併业绩、盈余分配率,以及ROE(股东权益报酬率)乘以盈余分配率的DOE(现金殖利率)为基準,稳定、持续地发放股利,实实在在地把获利回馈给股东。具体的做法为,2017年∼ 2020 年实施中期营运计画期间,经营团队将以盈余分配率达30%、DOE 达3%为目标,持续不懈地努力。」其中提到以DOE 作为股利发放的重要指标,更明示了具体的数字。

成长期的公司通常不会配发股息

公司配息的水準,可能会因为成长性或财务状况而有所改变。

一般来说,处于成长期的公司,需要很多资金进行再投资,所以通常不会配发股息,就算有也配得很少。

事实上,亚马逊从成立以来,一直到2018年12月底为止,都不配发股息,而是把盈余用来併购或设备投资,从这点来看,代表亚马逊还在成长、扩张中,属于成长型公司。而进入稳定期的公司,因为没有太多的投资机会,手上资金非常充裕,就会把大部分利润发给股东,配息率当然比较高。接着是财务的状况,

当公司欠很多钱、手头资金不宽裕的时候,就要考虑不配息或降低配息的水準。

为什么呢?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应以还债为第一优先,先保住财务基本的安全性比较重要。

事实上,2016年8月因为引进鸿海的资金而脱离经营危机的夏普,2017年3月发表的财报,帐上的盈余资金是负的、亏损的,所以这一年就没有配息。到了2018年3月,因为净资产比率21.0%依旧很低,所以就算开始配息了,每股也只配10日圆而已,盈余分配率尽量控制在9.4%以下,还是以财务强化和保留事业投资基金为优先。然后是2019年3月,每股配发现金股利20日圆,足足成长了一倍,但盈余分配率只有17.1%,还是低于一般的水準。

业绩恶化、帐面亏损也要配发股利的理由

如果财报上的税后净利大幅衰退、甚至出现赤字,那还要配息配吗?

要怎么配呢?

大多数企业在拟定股利政策时,会以盈余分配率、整体股东回报率作

为配息的基準,但不管怎么样,公司总要有赚钱,才能配息给股东。所以,一旦本期净利大幅衰退、甚至出现赤字时,公司就应该少发股利、甚至不发股利才对。

然而,改变配息水準将对股价造成影响⋯⋯大幅减少配息或不配息,将被解读成经营团队对公司前景的不乐观,进而导致股价的崩跌。因此,得先找出造成亏损的理由,再来考虑要怎样调整股利政策。

比方说,核心事业的业绩一直不见起色,公司负债很多,财务的安全性很低,根本没有盈余分给股东,在此情形下,减少配息或不配息也是不得已的事。

如果帐面上的亏损是因为重整部分事业等特别原因造成的一时性资产损失,排除这原因后,整体业绩依旧亮丽,那就应该维持配息,甚至增加配息,以挽回投资人的信心。

再者,当併购的部门不赚钱,必须认列有形固定资产或商誉的损失,导致财报的数字很难看,但排除掉这个因素后,业绩表现依旧很突出,那或许维持配息也是选项之一。

不仅如此,包括减值损失在内的巨大损失或费用支出,肯定有不影响现金流的项目。这个时候,因为配息是发现金给股东,考虑到配息与现金的连动性,应该根据现金流量来设定股利政策才是。比方说,当认列的减值损失很大时,可能会导致财报出现赤字,但就算这样,实际上对现金流本身并没有影响,公司可以拿来配息的资金并没有减少,因此,这个时候不妨看营业活动能产生多少现金流量,按一定比例,持续配息才是。

图/决定配息时须考量的条件。取自本书。

像京瓷2018年3月期的财报,就认列与太阳能事业有关的多晶硅材等原物料的长期採购合约,造成高达501亿6千5百万日圆的资产损失。然而,京瓷却以这个亏损是一时的且金额十分庞大为理由,大幅调整一直以来的股利政策,只因排除这项损失后,公司的获利其实是增加的,所以,它们不仅没有减少配息还把每股配发的股利从去年的110日圆(盈余分配率38.9%)调升到120 日圆(盈余分配率53.9%)。

就算业绩恶化或帐面出现亏损,还是可以根据当时的理由或状况,维持股利的配发,甚至多配一点也没有关係。

公告效应:配息的多寡=经营者的信心?

骤然改变股利的配发会对股价造成影响。

过去某项调查显示,多数经营者会倾向于维持既有的股利水準。从这点来看,一旦经营者提出股息加码的股利政策后,通常会继续保持下去,不会打破惯性。

反过来说,当经营者对公司的前景失去信心、不确定将来是否也能有这么好的业绩时,就不会增加股利的配发了。于是,股息增加代表经营者对公司的未来有信心,投资人是这么解读的。于是,他们会去追买这家公司的股票,造成股价上升。

若股息减少,代表倾向于维持配发水準的经营者对公司的未来失去了信心,投资人是这样解读的。于是,他们卖出股票,造成股价下跌。

换句话说,投资人认为,

股息增加代表经营者对公司的未来有信心,进而造成股价上升。
股息减少代表经营者对公司的未来没信心,进而造成股价下跌。

改变股利政策会对股价造成影响,这便是所谓的公告效应(annoucement effect)。

图/《金融教授教你从财报3表找出会赚钱的公司:从财报学买飙涨股》,西山茂着,娄美莲译,幸福文化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