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按:半导体晶圆製造厂力积电经历2012年下市,又在9年后上市的壮举,是难得一见的奇幻故事。那么,何时可以等待股票的第二春,何时该放手?「小朋友学投资」认为:在「这种」情况下,股价比较难有第二春。(本文摘自《韭菜求生!改造散户脑》一书,作者为小朋友学投资,以下为摘文。)
判断题材已发酵完的股票
当它跌破季线时(即60日,3个月成本的平均线),代表它死了,若这个季线又下弯,就代表它「死」得很透澈了。偏偏散户常在这种反弹点进场买股票,但其实相关题材早已发酵完了,所以说这种时候的股票是没有第二春的。
我们一直都很尊重股票强势的样子,但若它跌破月线,接着又跌破季线,我们就会放弃想要做多的看法。大家千万不要有「当初某股曾经涨到70元,想趁它跌破又回到50元时再买」的想法;只要跌破季线,这样的行为只会是接刀而已。
同个价位在不同时间点,时空背景完全不一样
换个面向来看,同个价位在不同时间点,故事是完全不一样的。试着回忆一下,国中时和初恋女友在台北车站约会,甜蜜的不得了,20年前的台北车站对你来说充满美丽的回忆,但45岁的你再回到这,台北车站还是台北车站,但是这地方给你的回忆跟感受已经是不一样了。
这样说的意思是,同样是55元的股价,3个月前跟3个月后是不一样的,更别说20年前的台北车站跟20年后的台北车站,虽然是同样的价位、同样的风景、同样的格局,但是时空背景完全不同,喜欢这个车站的人完全不同,会来的人也完全不同,这是完全不同的故事,纵使它还是台北车站、还是同一个价位。
所以,想着跌破季线,回到55元就要大接特接,那真的是徒手接关刀。
死而复生的例子:国巨
市场当然也有死而复生的例子,但中间的沉澱也非常地久。
比方说2018年的国巨曾经涨到1110元,跌破季线后的价位是900多,季线下弯时是910元,最低跌到280元。如果你在跌破季线的时候参与接刀,想着当初季线向上时的价格也是900元,上次没有跟到,这次一定要在这价位用力接,那你就是直接接到墓仔埔里的人,也会整整痛苦两年直到2020年的7月,才能再次重燃爱火解套。
所以说,真的不要想着回到一样的价位就可以参与到一样的行情,没有这一回事!
图/同个价位在不同时间点,故事是完全不一样的。仅为情境图,取自pexels
用月线、季线判断
回头过来进一步说明,股价跌破月线(20日线)就代表开始转弱了,跌破季线(60日线)代表它开始要死掉了,尤其是在季线下弯的时候,几乎很难在短时间内再爬起来。其中的原因是,季线是60天的平均,下次要再弯回来至少也要好几季后的事。
简单地说,就是过去60天买进的人全都被套牢了,如果你想在这样的时间点进场,这些压力都是需要被消化的。
当跌破股价,股价又下弯的时候,还是会看到有题材被再度拿出来炒作,例如2020年新冠肺炎兴起,持续到2021年初出现英国变种病毒消息,很多人又开始喊:「疫情再起啦∼ 快去买口罩股、快去买生技股。」
但是反弹了多久?回测后发现只有一天、两天。这就是死猫跳不起来,就算跳了也只有5公分,然后一堆散户抢上车,因散户很容易想去接这种看起来很好的股票,只是获利好、素质好,为什么股价不涨?殊不知已经反应完了,已经在该涨的时候涨完了。
如果你也在这些散户当中,觉得「之前没玩到,这次不能再错过!」时,不要忘记,若季线已经跌破,又下弯了,管它数字、营收、题材好不好,都是过去式。大家的目光已转移到现在正在风光、第一春的股票。
说到死猫跳,建议大家不妨以「季线」当作判断準则。如果股价又站上季线,再来考虑是否重新进场。同时也要把钱放到其他的强股里,如果真的想玩跌破季线的类股的话,也要等到季线翻扬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