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每週有一天会去学国画、练合唱」「到图书馆当志工录有声书,可以让视障朋友来借听」「下半年预计跟朋友到日本自助旅游」,从公立高中退休将近四年的陈老师细数目前充实的生活。
前一阵子她还因为先前任职的学校有老师请假,一时师资短缺,回去担任短期的代课老师。她笑称自己「退休生活是很忙的,」因为个性「就是闲不住,爱到处乱跑。」
陈老师喜欢读书,到图书馆的视障中心当录有声书的志工,也可以接触到不同的书。曾是有视障朋友指名要借「听」《明日的餐桌》这本书,视障中心就会请志工帮忙录製成有声书,她也因而知道有这本书。以前上课发音都不一定字正腔圆,现在录有声书,读音要很正确,如果碰到不大确定的发音一定要查字典,「不能忽拢过去,」所以对她来说,当志工是「一举两得」。
保持年轻的心 健康才是本钱
谈到目前政府正在召开年金改革会议,公教人员总是被当做众矢之的,陈老师有点委屈地说,自己个性就是希望有个稳定的生活,当时联考分数可以上台大法律系,但选择公费的师範大学,考虑的就是工作稳定。她不反对政府改革年金,但早期制度设计上有问题,他们现在只是照制度来走,期盼外界不要汙名化公教人员。
教师退休资格是75制,即年资加上年龄满75。从事教职25年,届满50岁退休,对一般劳工而言尚属年轻。现年54岁的陈老师很有感触地说,第一线的老师年纪也不能太大,尤其是国小老师,「因为跟孩子的代沟会很大。」她举自己为例,最近回高中代课,感觉跟十几岁的年轻人有代沟,「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了。」
陈老师说,在公立高中任职,如果有研究所学历,退休时月薪大概在7万多元,如果用年薪来看,老师的退休金所得替代率并没有外界想得那么高。看起来还很年轻的陈老师充满活力,随时吸收新知,即将当上阿嬷,对时下热门的「以房养老」议题稍有了解,觉得这是保障老年生活的另一项不错选择。
很多人的退休生活就是想出国旅游,陈老师也不例外。以前只有寒暑假可出国的她说,退休后终于有机会在秋天出游,欣赏枫红。提起旅游,陈老师的眼睛都亮了起来,她和朋友还规划一年一次的背包客自助旅行,半年前就开始订机票、找旅馆、想行程。今年下半年她们计画从北海道一路旅行到东京,所以要开始健身练体力。
总是笑口常开,看起来随和的陈老师,对退休生活很有想法。她说,退休一定要走出去,以前是被工作推着跑,退休生活是要自己安排,不是被推着跑,如果没有想办法让自己出去,「体力与智力都会老得很快。」
陈老师剖析自己的人生,可以分三个阶段,25岁以前为学业;25到50岁是为了经济与家庭奋斗;50岁后的30多年的时间要为自己而活。
她也不免担心万一年金改革后,月退俸变少,所以现在每年一次的自助旅行还是要省一点,像买便宜机票、旅馆等节省开销。
陈老师与先生对理财都相对保守,部分现金存定存,几乎都不碰股票,「股票大起大落,要心脏很强才行。」目前夫妻俩每个月的生活开销,主要是靠退休金及房租收入,经济无虞。生活过得简单充实、自在,万一失智或老得不能动,就住进养老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