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波胆平台-股票选择权列为费用

今后不能再将股票选择权当作免费的激励工具了。自从去年安隆(Enron)及世界通讯(WorldCom)等美国企业爆发弊案以来,可口可乐、奇异及宝硷等知名企业首先宣布将股票选择权公开列为费用,美国财务会计準则委员会(FASB)及国际会计準则委员会(IASC)也先后提案规範企业。选择权不再只是财务报表上的一个注脚,愈来愈多企业将视选择权为费用,就像租金或员工薪水一样。

激励工具一刀两刃

股票选择权如同吸引驴子往前跑的萝蔔,它让员工变成老闆,把公司当成自己的事业来打拚。因为股票选择权只在公司的股价高于履约价格时,员工才得到实质报酬,因此激励员工努力工作,提升公司获利及股价。美国《Fortune》杂誌指出,一项2000年做的调查结果,有使用股票选择权的公司与其他同业相比,其生产力及年成长率高出许多。

股票选择权最适合新创公司使用。新创公司具有成长潜力,但是缺乏现金,股票选择权可以让新创公司在不用现金的情况下,延揽到高级人才。自1950年代开始,硅谷的高科技公司大量发给员工股票选择权,《Fortune》将硅谷的经济奇蹟归功于选择权的使用。

这种计画渐渐被其他地区的高科技企业採用,最后其他非高科技的产业也大力跟进。目前,选择权的使用在主管阶层最为普遍,英国《经济学人》週刊指出,2001年,股票选择权占美国企业执行长(CEO)所得的比例高达58%。

选择权激励员工的向心力,但也可能鼓励高阶主管做出对公司不利的决策。股票选择权与股票不同,股价大涨时,行使选择权可以大赚一票;股价跌却不会带来太大损失,因此高阶主管可能会做出高风险的策略。另外,选择权行使后,可以随时将股票卖掉,这也鼓励着高阶主管注重短期利益。

每股稀释是行使股票选择权的另一问题。根据梅尔联合公司(Pearl Meyer & Partners)针对美国前两百大企业做的调查,流通在外的股票有16%是行使选择权的股票。更糟糕的是,由于市场不再永远往上走,许多执行长要求更多的股票选择权,如此一来,即使股价涨幅不大,也能赚得同等的报酬。为了解决稀释的问题,许多公司大量回购股票,但是这将动用到原本要投资于研发或行销的资金。

股票选择权免费?

除了上述问题,股票选择权最受争议的是会计列帐及优惠税负问题。股票选择权一向被视为免费,因为许多公司在损益表上仅将股票选择权列为注脚,并不把它当为费用,从利润中扣掉,同时只要员工行使选择权,公司便可以享受扣税减免。天底下岂有这么好的事?听听美国最有名的投资家巴菲特(Warren Buffet)怎么说,「如果股票选择权不是一种报酬,那它是什么?如果报酬不算是费用,那它算什么?还有,如果费用不列在盈余的计算中,那它要列在哪里?」

一旦选择权被视为支出项目,各家企业的财务报表势必出现大变动。美国《Business Week》指出,将选择权当作费用扣除掉,AOL Time Warner(美国线上时代华纳)从1996~2000年的盈余将减少75%!难怪许多企业还裹足不前,因为他们不但担心财务报表因此由盈转亏,更怕减少的获利数字会影响股价。

即便如此,专家还是认为这项会计改变利多于弊。《麦肯锡季刊》就认为,股票选择权列为费用不但不会影响股价,随着制度的健全,还会提供投资者更清楚完整的资讯。

到目前为止,有一百七十六家企业已经或即将进行这项会计改革,在此同时,企业对于股票选择权的使用也有所改变。根据梅尔联合公司的估计,如果强制将选择权列为费用,选择权的使用将减少三分之一,其中以管理阶层以下的员工减少最多。

其他公司则不打算少付一点钱,但是他们将用不同的方式报酬员工。Amazon.com(亚马逊公司)及美国运通就使用限制股(Restricted Stock)部分取代选择权,使用限制股会让员工的财富随着投资者一起波动,因此让员工感觉自己是长期的股东。选择权则比较像乐透彩,要不是大赚一笔,就只是损失选择权而已,对于凝聚长期忠诚度没有帮助;反观限制股,在股票下跌时,比较能留住人才。

为了避免高阶主管为求短期获利,而做出有风险的决策,一些公司也採用新的认股计画。花旗集团的董事长魏尔(Sanford Weill)就立下「血誓」规範自己及其他高阶主管,在经营公司期间,一定得保留至少四分之三的花旗股票。

其实股票选择权是相当好的激励工具,只是长期以来被滥用了。199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贝克(Gary S. Becker)就称讚,股票选择权不但奖励做得好的人,也惩罚做不好的人。他对滥用的情况提出解决之道,就是排除外在环境的因素,只在管理者的表现特别好时,才发给股票选择权,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检视管理者的绩效是否高于同业平均。

企业弊案爆发以来,许多人将股票选择权视为公司邪恶的根源,但是如果不使用选择权,美国企业能经营得这么成功吗?藉着这个机会,企业可以重新思考股票选择权的本质及该如何正确使用它,《Fortune》杂誌提醒,「股票选择权不会扼杀一家公司,只有人才会。」